研究证实家蚕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家蚕是研究于黄重要的经济昆虫,在我国有5000多年的证实驯养历史,但其驯化起源地却长期悬而未定。家蚕来自西南大学的起源研究团队日前完成家蚕大规模种质资源基因组解析,绘就了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河中并证实家蚕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下游相关研究成果已由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地区
家蚕生命周期各阶段,研究于黄呈现出丰富的证实表型多样性。 (受访者供图)
“野桑蚕是家蚕家蚕的祖先,在长期的起源驯化和饲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地理特性的河中地方品种。”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代方银介绍,下游目前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的地区观点在学界已达成共识,但具体起源于我国什么地方依然存在争议,研究于黄特别是缺乏有力的生物学证据。
为此,代方银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历时4年,对1078份蚕种质资源进行了深度测序。这些蚕种质资源覆盖了世界“丝绸之路”各主要蚕区,包括47个野桑蚕、205个家蚕地方种、194个实用种和632个突变体,涵盖全世界家蚕代表性种质资源的90%以上。通过对其中的代表性资源进行单分子实时DNA测序,研究团队获得了广泛的家蚕遗传变异信息,绘制完成了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
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 (受访者供图)
“泛基因组图谱好比是家蚕的‘数字字典’,方便研究者像查字典一样探寻家蚕的表型和基因组密码。”代方银说,对泛基因组图谱的研究显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方种分布在进化树上家蚕分支的基部,为家蚕最早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提供了直接的生物学证据。此前在山西夏县出土的蚕茧等考古证据,也与这一结论相互佐证。
“除了证实家蚕起源地,这项研究还在突破家蚕育种瓶颈、推动种质资源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认为,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有助于极大提升育种优良基因的挖掘效率,在此基础上结合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分子育种手段可实现设计育种,推动家蚕育种优良基因挖掘进入快车道。
- ·将队员推回消防车旁,他消逝于山洪中
- ·日照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净化文化市场
- ·元宵灯会特刊明日重磅推出 敬请关注
- ·开学第一天日照40万中小学生喜迎新学期
- ·重伤无法自理后,一个单身女性的自救与思考
- ·日照市13 项装饰工程获国家级质量奖
- ·五莲新春招聘会三千多岗位“抢人”
- ·日照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净化文化市场
- ·基于自毁型结构的新型智能标签,人造病毒载体制造新方法丨科创要闻
- ·关于恢复2018日照元宵灯会开灯的公告
- ·大场面!今天,我市掀起植树、修水利热潮!
- ·莒县发布旅游新春系列活动添足年味
- ·未来9%可见星为人造卫星,会便捷生活还是加剧污染丨一屏读懂
- ·日照孝道题材电影《借娘》获公映许可
- ·日照籍在外优秀大学生新春讲堂今日开讲
- ·日照2018年交通春运圆满结束 为期40天